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17-8229182

同心抗旱 水润民心——营山县全力打好抗旱主动战(三)
面对持续旱情,我县科学决策,主动作为,在全力抗旱的同时,未雨绸缪防范旱涝急转风险,统筹推进防汛抗旱工作。一方面,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,抢抓雨后墒情的有利时机,全力掀起旱粮作物补种改种热潮;另一方面加强水利设施检修和渠道疏浚,确保排灌通畅。一场以“水路不通走旱路”为思路,同时兼顾防汛准备的的农业生产攻坚战正在全面展开。
2025-07-04 11:35
举报

旱情当前,物资保障是关键。自旱情发生以来,我县农业部门认真落实县委、县政府“保民生、保生产”的决策部署,构建“抗旱防汛物资双保障”体系:紧急采购80吨大豆种子、10吨玉米种子满足改种需求,并免费分发给全县28个乡镇。购置的5台大功率抽水机既可用于抗旱灌溉,也可用于应急排涝,实现“一机双用”。

为扎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,小桥镇通过多次组织村民开展防汛应急演练,系统培训防汛知识,科学规划排水系统,提前疏通沟渠,切实为村民筑牢生产生活安全防线。

小桥镇副镇长 谭岚方:“因我镇旱作物种植面积较大,我们采取的是县农业服务中心集中采购,然后由镇上安排村上统一发放,现在已经把种子发放到3000多户的村民手里面了,并且还配套发放了技术手册5000多份。确保村民不仅有种子种,而且懂得怎么种好、种出产量。

此外,我县农业部门还积极做好抽水设备、旋耕机等机械化耕作设备的调度工作,确保全县各乡镇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旱地作物种植任务。

 “针对这次旱情,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为农户开展‘一对一’抗旱技术指导。对平坝有水源的区域,能种水稻的尽量种植水稻,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式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。对山区水资源稀缺区域,我们引导农户采用免耕、浅旋等科学种植方式,种植大豆、玉米等抗旱作物,做到科学施策,分类指导。”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张继春说道。

为将旱粮作物种植技术送进千家万户,我县农业部门建立了“局班子成员包片、技术骨干包乡、乡土专家包村”的三级包保机制,组建50余人的抗旱服务队,从播种到田间管理,全程为农户提供技术护航。

  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 敖瑜:“我们通过‘保面积、保苗情、保技术、保灌溉、保收成,防旱情、防汛情的‘五保双防机制,织密抗旱防汛网,并动态监测旱情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,全力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。目前全县已改种旱粮3.86万亩,水稻保苗率达99.8%。”

时值主汛期,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形势,我县坚持“一手抓抗旱保苗、一手抓防汛准备”的总体思路,科学研判旱涝并存风险,积极组织气象、水务、农业等部门建立旱涝急转会商机制,加密监测预警频次,统筹调度全县102座水库实行“一库一策”动态管理,在保障农业灌溉的同时预留防洪库容。

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股副股长 蒋辉:“我们牢固树立‘防汛抗旱两手抓底线思维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完善应急预案,细化应急响应流程。提前储备防汛抗旱物资,疏浚河道、检修排灌设施,全面排查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、水库堤坝等薄弱环节,确保在极端天气下防灾减灾体系无缝切换、高效运转。”

  从田间地头的改种实践,到种子物资的精准调配,再到技术服务的全面覆盖以及防汛演练和防汛物资的储备……我县抗旱防汛工作环环相扣、扎实推进。营山干群正齐心协力,以“旱路”破“旱局”,用智慧和汗水奋力书写“战旱魔、防洪汛、保丰收”的生动篇章。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推荐阅读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